新興瀏覽器自動化技術與趨勢

新興瀏覽器自動化技術與趨勢

電郵: headquarter@evershinecpa.com

瀏覽器自動化的應用範疇

瀏覽器自動化指的是使用軟體工具來模擬使用者在瀏覽器上的操作,以減少人工重複工作並提高效率​blog.robylon.ai。其應用範疇非常廣泛,包括但不限於:

  • 自動化表單填寫: 針對大量重複的表單(如報名、訂單等)進行自動輸入與提交,避免人工輸入錯誤並節省時間​blog.robylon.ai。例如,可設定機器人批次填寫線上問卷或註冊資料。
  • 網站功能測試: 自動執行網站或Web應用的功能測試用例(點擊按鈕、輸入文字、驗證結果等),確保程式碼更新後網站功能正常。這通常用於軟體品質保證(QA)領域,可在多種瀏覽器上反覆執行測試而不需人工干預​leapwork.com
  • 資料擷取(網路爬蟲): 模擬瀏覽器瀏覽網頁並抓取所需資料,例如爬取產品價格、新聞文章或評論內容等​blog.robylon.aiblog.robylon.ai。相較於傳統API,透過瀏覽器可取得JavaScript動態渲染的內容,但需要應對網站的反爬蟲措施。
  • 流程機器人(RPA): 在企業環境中,瀏覽器常用於RPA流程的一部分,例如自動從內部系統下載報表後,上傳至一個Web系統,或在Web後台系統間轉錄資料。RPA軟體透過「軟體機器人」模擬人員點擊操作瀏覽器介面,執行重複的業務流程​domain.glass
  • 自動登入與操作: 自動完成網站的登入、多步驟向導操作等任務。例如,定期自動登入各種後台系統檢查數據、匯出報表,或批量管理多個帳號的登入動作等,都可透過自動化實現。
  • 行銷活動操作: 在數位行銷中,自動化可用於社群媒體和廣告相關的任務。例如,自動發布貼文、互動(按讚、追蹤)、收集潛在客戶資料等。專門的雲端服務如 PhantomBuster 就提供了數百種針對LinkedIn、Twitter、Instagram等網站的自動化腳本,用於名單蒐集、內容發佈等行銷活動​zeroqode.com

以上這些場景都透過瀏覽器自動化解放了人力。接下來將介紹相關的新興技術、工具及其特點。

主流瀏覽器自動化技術與工具概覽

瀏覽器自動化生態系統涵蓋傳統程式庫框架、雲端服務、RPA平台以及近期興起的AI整合方案。以下將分幾類介紹主要工具,說明其特點、優缺點和常見使用情境。

程式庫與框架

Selenium WebDriver
Selenium 是歷史最悠久且應用廣泛的開源瀏覽器自動化框架之一​blog.robylon.ai
它透過各瀏覽器廠商提供的驅動程式來操控瀏覽器,支援Chrome、Firefox、Safari、Edge等主流瀏覽器,以及Java、Python、C#、JavaScript等多種程式語言​blog.robylon.ai
優點是生態成熟,資源文件與社群豐富,幾乎任何瀏覽器與作業系統都可相容​blog.robylon.ai
由於主要用於Web測試,它還包含錄製腳本的 Selenium IDE 及分散執行的 Selenium Grid 等工具​blog.robylon.ai
缺點是上手需學習成本,且直接以程式碼操作,腳本在被測網站改版時可能易碎需要維護​blog.robylon.ai
Selenium 適合需要嚴格控制、自定義的測試或爬蟲場景,也常用作其他高階工具的底層核心。

Puppeteer
Puppeteer 是由 Google Chrome 團隊推出的 Node.js 程式庫,提供高階 API 控制 Chrome/Chromium 瀏覽器​developer.chrome.com
它透過 Chrome DevTools Protocol 執行操作,因此可精細操控瀏覽器的頁面行為(點擊、填表、截圖等)。
Puppeteer 的優點是針對 Chrome 瀏覽器高度優化,無需額外安裝瀏覽器驅動,適合需要抓取SPA動態內容或進行前端性能分析的工作​blog.robylon.ai。然而,它僅支援 Chromium 家族瀏覽器,對 Firefox 有實驗性支援,尚不涵蓋 Safari​blog.robylon.ai
相較 Selenium,Puppeteer 操作效率高,但靈活性略低於直接使用WebDriver的框架​blog.robylon.ai
Puppeteer 常被用於數據爬取與測試Chrome擴充功能等場景。

Playwright
Playwright 是由微軟開源的跨平台自動化框架,支援使用同一套API操控 Chromium (含Chrome、Edge)FirefoxWebKit (含Safari) 三大瀏覽器引擎​github.com
它提供 JavaScript/TypeScript、Python、Java、.NET 等多語言客戶端,非常靈活。Playwright 能夠自動創建獨立的瀏覽器上下文(相當於無痕分頁),方便並行執行隔離的任務或測試​blog.robylon.ai
此外,它內建等待元素就緒的機制,腳本更穩定。多瀏覽器支援與現代化的API設計使 Playwright 在近年迅速流行,GitHub上星標數已超越 Selenium 和 Cypress,被譽為 2024 年最受歡迎的自動化測試工具​toolify.ai
Playwright 解決了許多前代工具的痛點,優點包括速度快、可模擬多分頁多窗口操作等​blog.robylon.ai。缺點是剛起步時學習曲線稍陡,尤其對非程式開發人員而言,需要寫程式碼而非錄製操作​blog.robylon.ai。適用於追求穩定可靠的跨瀏覽器測試、爬蟲,以及任意需要不同瀏覽器環境的自動化任務。

Cypress
Cypress 是近年熱門的前端測試框架,專為現代Web應用的端對端測試所設計。
它使用JavaScript編寫測試案例,執行時直接在瀏覽器內部載入應用程式,貼近實際使用情境​blog.robylon.ai。Cypress 安裝簡單、整合開發者工具方便,對於React、Angular等單頁應用的測試非常友好​blog.robylon.ai
它的優勢在於測試撰寫體驗佳(有即時預覽、時間旅行除錯等功能),並內建等待、截圖、錄影等功能。
Cypress 主要支援 Chromium 和 Firefox(執行於Electron或瀏覽器環境),目前不支援IE等較舊瀏覽器。由於採用獨特架構,Cypress 只能用於測試用途,無法輕易用於通用的瀏覽器自動化腳本(例如在任意網站上執行操作)​blog.robylon.ai
它適合前端開發團隊進行介面測試,但若需求超出測試範疇(如大規模資料抓取),可能需要搭配其他工具。

雲端自動化服務與API

Browserless
Browserless 提供「瀏覽器即服務 (Browser as a Service)」的平台,可在雲端容器中運行無頭瀏覽器,讓使用者透過API遠端控制瀏覽器來進行自動化​browserless.io
它完全支援標準的 Puppeteer 和 Playwright,所以使用者可以用熟悉的程式庫,連接到 Browserless 的雲端瀏覽器執行腳本​github.com
同時也提供了一系列REST API,可直接呼叫常見動作如資料擷取、截圖、PDF生成等​github.com
Browserless 幫助開發者免除部署維護瀏覽器基礎設施的麻煩,解決了無頭瀏覽器在安裝字型、處理檔案下載、資源消耗等方面的難題​github.com
它還內建了繞過反爬蟲的功能,例如提供 BrowserQL 模組來對抗 Cloudflare 檢測、繞過CAPTCHA等​browserless.iogithub.com
優點是可隨需求彈性擴展、多語言支援,開發者也可選擇自架私有Browserless(非商業用途免費)​github.com
適合需要大規模、分散式執行瀏覽器任務的情境,例如爬取大量網頁、批次產生截圖等。

Apify
Apify 是一個全功能的雲端資料抓取與瀏覽器自動化平台,提供了超過4000個現成的爬蟲腳本和工具,可讓使用者把任何網站轉換為API​apify.com
開發者可以使用其 JavaScript 或 Python SDK 編寫 Actor(Apify對自動化機器人的稱呼),部署到Apify雲端運行​apify.com。Apify 支援 Puppeteer、Playwright 等技術作為執行內核,也提供可視化的工作流程界面。
其特色在於不僅提供工具,還有線上市集讓社群分享現成方案,以及付費的定制資料服務​apify.com。最近 Apify 也強調與 AI 的結合,例如所謂「AI Agents」,讓爬取的資料方便供下游的AI模型使用。
這類平台優點是一站式解決方案,降低自建爬蟲基礎設施的門檻;缺點是高階用法可能需要訂閱較高的方案。
Apify 常用於企業級的資料抓取、監控價格、新聞聚合等應用。

跨瀏覽器測試雲服務:
針對網站跨裝置相容性的自動測試,也興起多種雲端服務。
例如 BrowserStack、LambdaTest 這類服務提供海量的實體或模擬瀏覽器環境,讓使用者上傳或寫腳本進行測試。
這些平台通常相容 Selenium/WebDriver 協定,因此QA團隊可以直接平行地在不同瀏覽器/OS上跑測試而不需自行維護裝置。​
blog.robylon.ai這對於大型網站確保在各種瀏覽器上功能一致非常重要。
此類服務的優點是即開即用但成本較高,主要用於測試自動化而非一般資料爬取。

其他專用雲服務:
市場上還有許多針對特定用途的自動化服務。
例如前述的 PhantomBuster,就是一個雲端平臺,內建許多針對社群媒體、電商的自動化腳本(這些腳本在雲端以真實瀏覽器執行)。
使用者無需編碼,只需設定參數即可在雲端執行任務,如定時抓取社群網站上的聯絡人名單、自動發送邀請等​zeroqode.com
再如 Zapier 雖然主要透過API串接各網路服務,但某些情況下也能模擬造訪網頁以執行操作。不過Zapier通常偏向透過官方API實現整合,而非真正去操控瀏覽器。

RPA 與低程式碼自動化工具

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 (RPA)
RPA工具旨在讓非程式開發人員也能自動化重複性的數位操作,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透過瀏覽器完成的。
以市場領先的 UiPath 為例,它提供直觀的流程設計器,使用者可以拖放動作(點擊、輸入文字、提取文字等)來組裝網頁操作流程​blog.robylon.ai
RPA工具的特點是往往支援各種應用類型(不僅限於瀏覽器,也包含桌面應用),並結合OCR影像辨識等技術處理無法直接存取的元素。
UiPath 對瀏覽器的支援度很高(Chrome、Firefox、Edge 等都可透過擴充套件來控制)​blog.robylon.ai
它的StudioStudio Web允許使用者不寫程式就建立自動化,並能與企業內部的各種系統整合。
RPA的優點是對業務人員友好,開發快速;缺點是價格昂貴(商業軟體授權)且腳本對UI變動敏感,需要定期維護​blog.robylon.aiblog.robylon.ai
RPA常用於銀行、保險這類需在多個系統間搬運資料的場景,瀏覽器操作只是其中一部分。
除了UiPath,其他著名RPA平臺包括 Automation AnywhereBlue Prism 以及微軟的 Power Automate Desktop(後者已內建於Windows 10/11並可自由使用)。
這些工具都可用於瀏覽器自動化,只是實現方式上更偏向錄製/腳本的方式而非手寫代碼。

Zapier 等無程式碼整合工具:
Zapier 是著名的網路服務整合自動化工具,被稱為網路應用的「膠水」​buffer.com
使用者可以在Zapier平臺上選擇觸發事件(如「收到一封Email」或「表單有新紀錄」),再設定對應的動作(如「將附件上傳到雲端硬碟」),串連成自動化工作流程,無需撰寫程式​buffer.com
Zapier本質上不是直接操作瀏覽器,而是調用各網站提供的API實現自動化。但對於沒有API的情況,Zapier 也提供像是內建的瀏覽器擴充功能或與其他工具(如Parser、電郵觸發)結合,以變通方式自動執行網頁上的任務。
類似的無碼平臺還有如 IFTTTMicrosoft Power Automate(雲端版)Integromat/Make 等,強調以低程式碼甚至自然語言來建立自動化流程。
優點是門檻極低,缺點是靈活性受限於平臺提供的模組。
如果您的自動化需求涉及多個線上服務且有現成模組支援,Zapier 這類工具能大幅節省開發時間,是中小企業和個人常用的選擇。

瀏覽器錄製型擴充工具:
為了讓非技術背景的人自動化瀏覽器操作,也有許多瀏覽器擴充套件可錄製腳本並重複執行,例如 iMacros(老牌錄製工具)、UI.Vision RPA 等。
這類工具通常直接在瀏覽器內運行,記錄使用者的點擊鍵盤操作,之後可一鍵重播。
近期的新創如 Robylon AI 更將錄製與雲端服務結合,提供更易用的介面​blog.robylon.ai
錄製型工具的優點是簡單直觀,但缺點是在遇到動態網頁或需要條件判斷時能力有限​blog.robylon.ai
它們適合用於簡單且固定的瀏覽任務自動化,比如每天下班前自動打開幾個固定網頁下載報表等。

Bardeen:
這是一款近期受矚目的瀏覽器自動化工具,以擴充套件形式運行,號稱結合了AI與無碼自動化。
Bardeen 能在使用者瀏覽網頁時,智慧地建議可用的自動化腳本,減少自行定義步驟的麻煩​blog.robylon.ai
它提供直觀的工作流程編輯介面,可與三十多種應用整合,並內建大量預製的自動化範本​blog.robylon.ai
特別的是,Bardeen 的AI會根據使用者當前的處境推薦適合的腳本,例如在LinkedIn頁面時提議「要不要自動擷取這頁的所有人名和職稱?」等。
Bardeen 所有自動化都本地離線執行在用戶瀏覽器中,資料不需上傳雲端,保障隱私​blog.robylon.ai
它的優點在於無需編程且智慧輔助,但局限是目前側重個人工作流程,自動化複雜度有限​blog.robylon.ai
Bardeen 非常適合個人提高生產力的瀏覽器任務,例如自動收集網頁資訊匯總成表格、快速重複執行日常的幾步網頁操作等。

AI 整合型瀏覽器自動化

隨著生成式AI的興起,近年也出現將大型語言模型(LLM)與瀏覽器自動化結合的新嘗試,目標是讓AI代理(Agent)像人類助理一樣自主在網頁上完成複雜任務。

OpenAI Operator
這是OpenAI在2024年底發佈的一款實驗性瀏覽器自動化Agent。
使用者只需以自然語言下達指令(如「幫我在TripAdvisor找評價最高的一日遊行程並預訂」),Operator 代理人就會自行打開內建的瀏覽器,進行一系列點擊和輸入操作來完成任務​pcmag.compcmag.com
其背後採用了一種稱為「Computer-Using Agent (CUA)」的AI模型,結合了 GPT-4 視覺能力與強化學習,使其能看懂網頁截圖上的內容,辨識按鈕和文字欄位並操作​pcmag.com
在自動化過程中,Operator 會記錄每一步行為(如導航到某網站、點擊某連結等),若遇到無法判斷的情況會暫停請求用戶協助​pcmag.com。OpenAI強調了安全性,Operator 內建對敏感操作的限制(如涉及金錢交易會要求使用者手動確認)​pcmag.com
目前Operator只提供給部分ChatGPT Pro用戶試用,但它展示了未來AI代理自動操控瀏覽器的巨大潛力:
許多過去需要寫腳本才能完成的繁瑣網路任務,未來只要“交代給AI”即可完成​pcmag.com

OpenAI Operator 示範:用戶請求「找並預訂羅馬最佳一日遊行程」後,AI代理自行在TripAdvisor上搜尋、篩選並顯示結果。該Agent能閱讀網頁內容並模擬點擊輸入完成整個任務pcmag.com。(圖片來源: OpenAI/PCMag

AutoGPT 等開源代理:
除了OpenAI官方產品,社群也出現許多開源的AI代理項目,如 Auto-GPTBabyAGI 等。
它們基於類似ChatGPT的大型模型,透過工具使用介面讓AI可以自主執行諸如網頁瀏覽、點擊、資料讀取等操作。
一些項目已經展示了AI自動瀏覽網站搜尋資訊、提交表單的初步能力​techvify-software.com
不過,這些開源代理目前還處於早期實驗階段,實際應用需要細心的提示工程(Prompting)和嚴密監管,以防止跑偏或執行不當行為。
因此短期內,AI代理更多是趨勢探索,讓我們看見未來自動化的新可能性。

AI輔助的測試與抓取:
另一方面,AI技術也逐漸融入傳統的自動化工具。
例如測試領域出現了 AI 自動生成功能或自癒(Self-healing)測試的方案:
當網頁介面有變動時,由AI來幫助尋找新的元素定位,減少腳本因UI變化而失效的情況​toolify.ai
又比如在資料擷取上,已有服務利用計算機視覺和深度學習來解析網頁結構、提取重點資訊,而不需要人工寫選擇器。
這些AI輔助功能目前多數還是輔助性質,但隨著模型能力提升,未來有望讓瀏覽器自動化腳本更智能、更健壯。

市場發展趨勢

綜合以上技術演進,當前瀏覽器自動化領域呈現以下幾個值得關注的發展趨勢:

  • AI Agent 自動操控瀏覽器:
    如前所述,讓AI代理像人一樣執行網頁任務是重大趨勢之一。
    從OpenAI Operator的出現可以看出龍頭公司對此的重視​pcmag.com。未來我們可能會看到更多這類產品或框架問世,甚至瀏覽器本身內建AI助手,使用者只需描述目標就能自動完成操作。
    這將大幅降低自動化門檻,把過去只能編碼完成的任務帶給更廣泛的使用者。
    不過短期內AI代理仍需要嚴格的權限控制監督機制,以避免誤操作或安全問題​pcmag.com
    企業在嘗試此類新技術時,應特別注意資料隱私和風險評估。
  • 模擬真實使用者行為以對抗反爬蟲:
    由於網頁反自動化的技術不斷升級,現今的爬蟲腳本常需要更「像人」才能不被封鎖。
    這引發了一系列解決方案,包括Selenium Stealth Mode 等技術,會修改瀏覽器的指紋特徵(例如遮蔽WebDriver痕跡、偽造真實的HTTP標頭),並模擬人類操作習慣(移動滑鼠軌跡、隨機點擊、輸入節奏等)​browserstack.combrowserstack.com
    透過這些手段,腳本更不易被後台識別為機器。
    再加上代理IP輪換、集成打碼服務繞過 CAPTCHA 等輔助,未來的爬蟲將更具隱蔽性。
    此外,一些防偵測瀏覽器(如提供多帳號環境的Multilogin、Mimic瀏覽器等)也興起,為行銷或資料蒐集工作提供接近真人的瀏覽環境。
    總之,攻防拉鋸將成為常態:反爬蟲系統利用瀏覽器指紋和行為分析來辨識機器,而自動化工具則不斷提升對人類行為的模擬逼真度,以提高任務成功率​browserstack.combrowserstack.com
  • 低程式碼自動化服務的興起:
    瀏覽器自動化不再是開發人員的專利。
    隨著低碼/無碼工具(如Zapier、Power Automate、各種錄製型工具)的普及,許多業務人員開始自行建立瀏覽器自動化流程​toolify.ai
    Gartner 預測到2025年,企業新開發的應用有70%將採用低碼或無碼技術​toolify.ai
    這股趨勢也促使自動化解決方案更注重易用性跨平台
    例如RPA廠商推出雲端Web版設計器​blog.robylon.ai、瀏覽器錄製工具加強穩定性,以及像Bardeen這樣直接面向終端用戶的創新。
    未來我們預期「民眾開發者(Citizen Developer)」角色會更活躍,他們利用這些工具實現個人或部門級的自動化,小至個人工作流程,大至企業業務,都將被自動化滲透。
    而專業開發者則可能更多扮演架構指導與整合的角色,確保這些分散的自動化流程符合安全與維護標準。
  • 雲端化與服務化:
    對於需要大規模執行的自動化任務,雲端方案越來越受到青睞。
    與其每家公司都維護一組瀏覽器機器,不如使用雲端API按需調用瀏覽器資源。
    這種 BaaS (Browser as a Service) 模式由 Browserless 等服務帶動,瀏覽器被視為一種雲端資源,隨取隨用​browserless.io
    優勢在於彈性伸縮維護外包——當尖峰需要跑上千個瀏覽器實例時,只要付費即可取得,而平時閒置則不產生成本。
    對提供方而言,也能透過規模效益優化瀏覽器執行環境,提供比客戶自建更佳的性能(例如冷啟動速度、錯誤截錯機制等)。
    可以預見更多傳統工具將推出雲端托管版本,如 Selenium 有雲服務商提供托管 Grid,Playwright 可能也會有官方的雲端執行支持等。
    這一趨勢也符合整體IT向雲端遷移的大方向。
  • 安全與合規考量:
    隨著自動化盛行,網站業者也更關注爬蟲和機器流量帶來的衝擊,以及資料隱私保護。
    未來在運用瀏覽器自動化時,需更注意法律和道德規範。
    例如GDPR等法規下,爬取用戶資料可能違法;過度的自動化行為可能被視為服務濫用。
    這將促使企業在部署自動化方案時,增加合規審查步驟,並採用更溫和友好的自動化策略(如遵守robots.txt、控制請求頻率等)。
    因此,自動化的責任使用將成為一項趨勢,正如一些文章所建議的:「選擇工具時注重負責任的實踐,確保將繁瑣任務自動化的同時,不對目標網站造成負擔」​blog.robylon.aiblog.robylon.ai

以上趨勢表明,瀏覽器自動化技術正朝著更智能、更易用也更成熟的方向發展。同時,開發者和使用者也需隨之調整策略,善用新工具的同時秉持良好實踐。

常見工具功能比較

下表比較了幾種典型的瀏覽器自動化工具/平臺,以供參考:

工具/平臺支援瀏覽器使用方式/語言雲端服務AI 整合特性
Selenium WebDriverChrome、Firefox、Safari、Edge 等​blog.robylon.ai多語言(Java、Python、C# 等)​blog.robylon.ai可自建Grid或用第三方雲端無內建AI(社群有延伸方案)
PuppeteerChrome/Chromium (官方),部分Firefox​blog.robylon.aiNode.js(官方),有非官方Python版可自架無頭瀏覽器伺服器無內建AI
PlaywrightChromium、Firefox、WebKit​github.comJavaScript/TypeScript、Python、Java、.NET可自建(有容器化方案)無內建AI(可與其他AI工具結合)
CypressChromium、Firefox(執行於瀏覽器環境)JavaScript/Node.js本地執行為主,提供雲端Dashboard無內建AI
BrowserlessChromium、Firefox、WebKit​browserless.io任意語言(透過REST API或Puppeteer/Playwright協定)​github.com提供雲端服務(BaaS)​github.com有針對反爬的特殊方案(如Captcha解決)
UiPath (Studio/Web)Chrome、Firefox、Edge 等無碼錄製(底層使用 .NET)提供雲編排及雲端機器人服務提供AI中心,可整合OCR、ML元件
Zapier(不直接控制瀏覽器)無碼(圖形化流程)雲端服務可結合第三方AI服務(如OpenAI API),本身無瀏覽器AI
BardeenChrome、Edge 等(擴充套件)無碼(圖形介面,腳本可調整)本地執行(瀏覽器內),需連網,AI推薦腳本​blog.robylon.ai
OpenAI Operator自帶瀏覽器(類Chrome)自然語言對話雲端服務 (ChatGPT插件),GPT-4 驅動​pcmag.com

※ 上述工具各有側重:傳統框架如 Selenium/Puppeteer 側重開發靈活性,低碼工具如 Zapier/Bardeen 強調易用性,而 AI Agent 則代表前瞻性創新
選擇時應根據實際需求(如支持瀏覽器、團隊技術能力、安全考量等)綜合評估。

結論與建議

瀏覽器自動化技術正蓬勃發展,新興工具不斷湧現並降低了自動化的門檻。
對企業和個人而言,善用這些工具能釋放大量生產力:
從繁瑣的網頁操作中解放出時間,專注於更有創造性的工作。
同時也要看到,自動化並非銀彈,仍需考慮腳本維護、目標網站反制以及合規風險等挑戰。

在落實瀏覽器自動化時,建議首先評估自身需求選擇合適的技術方案:

  • 開發密集型任務(如複雜的資料爬取、客製化測試)可採用 Selenium/Playwright 等程式庫,由工程團隊編寫腳本以獲得最大的控制力。
  • 業務流程型任務(如跨系統資料搬移、定期產出報表)可考慮RPA平臺或Zapier這類低碼工具,讓了解業務的人員快速搭建流程,同時保持IT部門對關鍵節點的監管。
  • 規模化需求(如大規模、多帳號的操作)則可利用雲端瀏覽器服務,確保在高並發時依然穩定,並減少本地維護負擔。
  • 創新探索方面,不妨關注AI代理的進展,提前思考將來如何將其融入業務。例如,可從小處著手,試用Bardeen這類具AI推薦功能的工具,提高團隊對AI輔助自動化的接受度。

最後,強調負責任的自動化原則。
在自動化腳本運行時尊重目標網站的使用政策與頻率限制​blog.robylon.ai;對於涉及用戶資料的操作要確保隱私與安全;對重要流程仍保有人為監督和審計機制。
只有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推進自動化,才能持續為組織帶來效益。
展望未來,瀏覽器自動化將與AI深度融合,成為數位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數位助手
我們應該積極擁抱這股潮流,同時以審慎態度管理風險,才能真正實現“讓機器替人工作”,在激烈競爭的數位時代中脫穎而出。

參考資料:

  1. Robylon Blog – 11 Best Browser Automation Tools for 2024blog.robylon.aiblog.robylon.aiblog.robylon.ai
  2. BrowserStack – How to use Selenium Stealth Mode for Web Scraping?browserstack.combrowserstack.com
  3. Toolify 整理 – 2024年12大最前沿的自動化測試趨勢toolify.aitoolify.ai
  4. PCMag – OpenAI’s Operator AI Agent Can Automate Web-Based Taskspcmag.compcmag.com
  5. Buffer 解釋 – What is Zapier?buffer.combuffer.com
  6. Browserless GitHub README​github.comgithub.com
  7. Apify 官方網站​apify.com
  8. PhantomBuster 評論​zeroqode.com
  9. Robylon Blog – Browser Automation Tools (Pros/Cons)blog.robylon.aiblog.robylon.ai
  10. Robylon Blog – Conclusion on Browser Automationblog.robylon.aiblog.robylon.ai

新興的瀏覽器自動化技術?

目前新興的瀏覽器自動化技術除了傳統的 Selenium、Puppeteer、Playwright 外,還出現了一些更進階或更輕量的新工具與趨勢。以下是幾個值得關注的技術與發展方向:


🔥 新興瀏覽器自動化技術與趨勢

1. Playwright(由 Microsoft 支持)

  • 特點
    • 支援多瀏覽器(Chromium、Firefox、WebKit)
    • 自動等待元素,不需手動加入 sleep
    • 支援多分頁與 iframe 操控
    • 支援 headless/headful 模式
    • 內建錄製功能,自動生成測試腳本
  • 用途:E2E 測試、爬蟲、RPA
  • 官網https://playwright.dev/

💡 比 Puppeteer 更現代化,API 設計更完整,並支援更多瀏覽器與設備模擬


2. AutoGPT / AgentHub + 瀏覽器插件

  • 特點
    • 結合大型語言模型(LLMs)+ 瀏覽器控制模組(如 Selenium、Playwright)
    • 可透過指令或自然語言讓 AI 完成「開啟網站、點擊、輸入資料」等動作
    • 適合做為自動化客服、爬蟲代理人
  • 平台案例
    • AgentGPT
    • OpenDevin(AI-assisted developer agent)
  • 用途:RPA 自動化、客製化網站操作機器人

🧠 結合 AI Agent 與 Browser Automation 是未來的重大趨勢


3. Browserless / Chrome for Automation as a Service

  • 特點
    • 提供雲端瀏覽器執行環境(API 控制 Chrome/Playwright)
    • 可避免本地安裝瀏覽器,提高穩定性
    • 適合做為雲端爬蟲、網站測試平台
  • 網站https://www.browserless.io/

☁️ 雲端自動化瀏覽器已成新主流,支援併發處理、API 管理更彈性


4. Undetected Chrome Driver / Stealth Browsing

  • 特點
    • 用於繞過反爬蟲機制(例如 Cloudflare、bot detection)
    • 搭配 Playwright 或 Selenium,可模擬真實使用者行為
  • 套件推薦
    • undetected-chromedriver (for Selenium)
    • Playwright 的 stealth-mode plugin
  • 用途:爬蟲繞過限制、資料抓取、網頁自動操作

🔐 越來越多網站偵測自動化,如何「偽裝成人類使用者」是另一大重點


5. No-code / Low-code 自動化平台

  • 工具推薦
    • Zapier + Browserless plugin
    • Make (Integromat) 搭配 Puppeteer 功能模組
    • UI.Vision RPA:基於瀏覽器的視覺自動化
  • 適合對象:不熟程式的使用者、內部工具整合

👩‍💼 商務人員也能做瀏覽器自動操作,RPA 平民化已成趨勢


👀 發展趨勢觀察

趨勢項目說明
AI + Automation 整合將 LLM 用於解讀畫面、生成操作指令,自動完成任務
反偵測能力加強模擬人類點擊、輸入、滑動、等待等互動更擬真
雲端瀏覽器服務興起避免本機部署,支援多併發處理
API 控制 vs GUI 操作傾向於 API 為主、GUI 為輔的操作模式設計

以上內容由陳中成所長撰寫於2025年4月

接洽我們:

電郵: headquarter@evershinecpa.com
or
電話:
臺灣永輝協同網路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EvershineBPO.tpe
臺北市長春路378號6F 靠近長春路與復興北路交叉口
捷運文湖線與松山線交口 南京復興站,兄弟大飯店附近
陳中成 總經理 in 台+中+英;專利師;企管碩士+企管博士
Mobile: +886-933920199   in Taiwan; Mobile: +86-139-1048-6278   in China
TEL: +886-2-27170515 E100   ; Wechat id:evershiinecpa; Line Id: evershinecpa
Skype: daleccchen   ; linkedin address:Dale Chen Linkedin  

附加資訊
永輝100%關係企業
永輝總部臺北永輝廈門永輝北京永輝上海那靈深圳常新紐約永輝加州永輝德州永輝鳳凰城永輝東京永輝首爾永輝河內永輝越南胡志明曼谷永輝新加坡永輝吉隆玻永輝雅加達永輝馬尼拉永輝墨爾本永輝澳洲雪梨孟加拉永輝新德里永輝印度孟買杜拜永輝法蘭克福永輝巴黎永輝倫敦永輝荷蘭永輝西班牙永輝義大利永輝羅馬尼亞永輝多倫多永輝墨西哥永輝
其他已提供中文化服務城市:
邁阿密、亞特蘭大、俄克拉荷馬、密歇根、西雅圖、特拉華;
柏林; 斯圖加特;布拉格;布加勒斯特;班加羅爾;泗水;
高雄、香港、深圳、東關、廣州、清遠、永康、杭州、蘇州、崑山、南京、重慶、許昌、青島、天津。
永輝潛在可服務城市 (2個月籌備期):
我們為IAPA會員所,總部在倫敦,全球300個會員所,員工約1萬人。
我們為LEA會員所,總部在美國芝加哥,全球600個會員所,員工約2萬8千人。
Evershine is local Partner of ADP Streamline® in Taiwan.
(版本:2022/03)

看本網站全部網頁 網站導覽

Top